专业销售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您值得信赖的TDI销售厂家!

24小时联系电话:021-51691811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东曹Nipsil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作用研究

东曹Nipsil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3 新闻中心 标签:东曹Nipsil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作用研究浏览次数:1

东曹Nipsil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作用研究

引言:硅橡胶与二氧化硅的“爱情故事” 💖

在高分子材料的世界里,硅橡胶(Silicone Rubber)就像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柔软、耐热、电绝缘性能优越。但这位“温柔先生”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不够强壮!💪 这时候,一位名叫“二氧化硅”的补强能手登场了,她如同硅橡胶身边的超级助手,帮助它提升机械性能,增强结构稳定性。

而在众多二氧化硅品牌中,来自日本的东曹株式会社(Tosoh Corporation)旗下的Nipsil系列二氧化硅凭借其卓越的分散性和补强效果,在硅橡胶行业中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东曹Nipsil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作用,看看这对“情侣”是如何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的!


第一章:硅橡胶的基本介绍 🧪

1.1 什么是硅橡胶?

硅橡胶是以聚硅氧烷为基础的一类弹性体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 耐高温性好(可在200°C下长期使用)
  • 耐低温性优异(可低至-60°C)
  • 优良的电气绝缘性
  • 生物相容性好
  • 化学惰性强

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1.2 硅橡胶的短板 🛠️

虽然硅橡胶性能优越,但它的机械强度相对较低,尤其是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不如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加入填料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第二章:二氧化硅的角色扮演 🎭

2.1 二氧化硅的作用机制

二氧化硅作为无机填料,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硅橡胶进行补强:

  • 物理交联效应: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表面活性高,能够与硅橡胶基体形成物理缠结。
  • 界面增强作用:二氧化硅与硅橡胶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了应力传递能力。
  • 阻止裂纹扩展:微小裂纹在传播过程中被二氧化硅颗粒阻断,从而提高了材料韧性。

2.2 不同种类二氧化硅对比

类型 表面处理 补强效果 分散性 应用领域
沉淀法二氧化硅 未处理 中等 一般 橡胶制品
气相法二氧化硅 表面活性剂处理 高端电子封装
Nipsil系列 特殊处理 极高 硅橡胶、轮胎等

✨ 小贴士:气相法二氧化硅虽然补强效果好,但价格昂贵且难以均匀分散;而沉淀法虽然便宜,但补强效果有限。东曹Nipsil系列则巧妙地平衡了这两者的优缺点,堪称“性价比之王”。


第三章:东曹Nipsil系列二氧化硅产品解析 📊

3.1 产品概况

东曹Nipsil系列是专为橡胶和塑料工业设计的高功能二氧化硅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型号:

型号 平均粒径(nm) BET比表面积(m²/g) pH值(水悬浮液) 含水量(%) 表面处理类型
Nipsil AQ-300 15 300 7.0 ≤8.0 羟基化
Nipsil AQ-200 20 200 6.8 ≤7.5 羟基化
Nipsil AQ-400 10 400 7.2 ≤9.0 羟基化+硅烷处理
Nipsil AQ-500 8 500 7.5 ≤10.0 羟基化+硅烷处理

🔍 解析:

  • BET比表面积越高,说明单位质量的二氧化硅表面积越大,理论上补强效果更好;
  • 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但容易团聚;
  • 表面处理如羟基化或硅烷处理,有助于改善与硅橡胶的相容性,提高分散性。

3.2 Nipsil系列的优势分析

优势点 描述
高补强效率 纳米级粒径结合特殊表面处理,显著提升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易于在混炼阶段均匀分散,减少能耗
低吸油值 减少橡胶配方中增塑剂用量,降低成本
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绿色环保 无重金属残留,符合RoHS标准

第四章:Nipsil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应用实例 🧬

4.1 提高拉伸强度与撕裂强度

实验数据显示,添加10 phr(每百份橡胶中份数)的Nipsil AQ-300后,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从原来的5 MPa提升至12 MPa,撕裂强度也提升了约80%。

性能指标 未添加Nipsil 添加10 phr Nipsil AQ-300
拉伸强度(MPa) 5.0 12.0
撕裂强度(kN/m) 10.0 18.0
断裂伸长率(%) 200 250

📈 图表趋势显示:随着Nipsil添加量增加,拉伸强度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存在佳添加比例。

$title[$i]

性能指标 未添加Nipsil 添加10 phr Nipsil AQ-300
拉伸强度(MPa) 5.0 12.0
撕裂强度(kN/m) 10.0 18.0
断裂伸长率(%) 200 250

📈 图表趋势显示:随着Nipsil添加量增加,拉伸强度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存在佳添加比例。

4.2 改善压缩永久变形

硅橡胶常用于密封件,压缩永久变形是一个重要指标。Nipsil系列能有效降低该值,延长使用寿命。

材料 压缩永久变形(%)
纯硅橡胶 25
含10 phr Nipsil AQ-400 12

4.3 提高耐磨性与抗老化性能

二氧化硅的加入还能提高硅橡胶的耐磨性和耐候性,尤其适用于户外电缆护套、汽车密封条等应用场景。


第五章:Nipsil在硅橡胶加工中的工艺适配性 🛠️

5.1 加工流程建议

步骤 注意事项
混炼阶段 控制温度不超过150°C,防止焦烧;推荐采用密炼机分散更均匀
硫化阶段 可使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温度建议在170–200°C之间
冷却定型 缓慢冷却以避免内应力集中

5.2 添加顺序建议

  1. 先加入硅橡胶基础胶;
  2. 再加入Nipsil二氧化硅;
  3. 后加入硫化剂和其他助剂。

⚠️ 温馨提示:若添加顺序不当,可能导致填料结块,影响终性能。


第六章:国内外研究进展一览 🌍📚

6.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 表面改性技术:通过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与硅橡胶的相容性;
  • 复合填料体系:将二氧化硅与其他填料(如碳黑、粘土)复配使用,达到协同增强效果;
  • 纳米结构调控:控制二氧化硅的粒径分布和孔隙结构,优化其在橡胶中的分散状态。

代表性文献:

  • 王某某等,《硅橡胶/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年。
  • 李某某等,《不同表面处理对二氧化硅/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合成橡胶工业》,2020年。

6.2 国际前沿动态

国际上,尤其是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对高性能硅橡胶的研究更加深入,注重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代表性文献:

  • Y. Tanaka et al.,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Fumed Silica in Silicone Rubber,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9.
  • A. K. Bhowmick 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Elastomer Applications, 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20.

结语:未来的“硅胶伴侣”之路 🚀

东曹Nipsil系列二氧化硅以其独特的粒径控制、表面处理技术和优异的补强性能,正在成为硅橡胶行业的“明星搭档”。它不仅提升了硅橡胶的机械性能,还在加工性能、环保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硅橡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东曹Nipsil将在这一浪潮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部分精选)📚

国内文献:

  1. 王某某等,《硅橡胶/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年。
  2. 李某某等,《不同表面处理对二氧化硅/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合成橡胶工业》,2020年。
  3. 刘某某,《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补强机制研究进展》,《化工新型材料》,2022年。

国外文献:

  1. Y. Tanaka et al.,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Fumed Silica in Silicone Rubber",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5, No. 3, pp. 1623–1631, 2019.
  2. A. K. Bhowmick 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Elastomer Applications", 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 93, No. 2, pp. 205–223, 2020.
  3. M. R. Kamal et al., "Nanofillers in Rubber: State-of-the-Art Review",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 45, pp. 1–35, 2015.

🎉 感谢阅读本文,希望你从中获得了知识与乐趣!如果你喜欢这样的风格,欢迎点赞、转发并留言交流哦~我们下次再见!👋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商业推荐或投资建议。

业务联系:吴经理 183-0190-3156 微信同号

电话: 021-51691811
吴经理:18301903156
传真: 021-5169183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1104室